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底色,也是城市發展的靈魂。
水流清澈,草木蔥蘢,“大換血”后的新陽河再現水清岸綠的美好景致;“公筷公勺”“光盤行動”,“舌尖上的文明”蔚然成風;鴛鴦湖畔,市民接力,落水女子被愛心承載成功獲救……一幅以“文明”為底色的陽江城市畫卷正徐徐展開。
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扎實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使城鄉居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2020年,我市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單項獎)“幸福宜居之城”榮譽稱號,為我市加快打造沿海經濟帶的重要戰略支點、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濱海城市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其中,市市場監管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獲授“全國文明單位”,市實驗小學獲授“全國文明校園”,陽西縣程村鎮紅光村獲授“全國文明村鎮”,文明創建碩果累累。
堅持價值導向,文明新風浸潤心田
漫步陽江,目之所及,是干凈整潔的街道、井然有序的交通秩序,是活躍在街頭巷尾的文明交通志愿者,是青磚白墻的巷道中處處可見的墻體彩繪,還有一系列弘揚文明新風的公益廣告,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尊老愛幼等觀念深入人心。
我市將文明創建融入市民的生產生活之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社會正能量,引導市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激發他們向上向善的道德意識,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文明實踐活動服務群眾。目前,全市共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4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76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實踐所實現100%全覆蓋。建有1546支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2200多場,接受宣傳教育的群眾超42萬人次。
宣講活動弘揚傳統美德。近年來,各地各部門舉辦“厚德善行講堂”巡回宣講活動、“道德模范故事匯”等宣傳活動620場。組成專家學者、領導干部、先進典型、百姓代表、文藝工作者五類基層宣講隊伍,采取講故事和“陽江山歌”演唱等形式,進鄉鎮(社區)唱、進漁船講、進企業談,打造“百姓宣講”品牌。
開展“我們的節日”“紅色文藝輕騎兵”走基層等活動,傳承紅色基因;組織“我和我的祖國”系列活動、“百歌頌中華”歌詠比賽,厚植家國情懷;持續打造漠陽風箏文化節等特色文化品牌,促進文化惠民……各類文化活動如火如荼開展,正一步步影響和帶動著社會風氣。
發揮榜樣作用,培育崇德向善風尚
2020年7月7日,陽江一中女教師蔡小敏背學生上考場的新聞報道引起熱議,暖心的一幕正能量滿滿,廣大市民紛紛點贊。這則報道被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等數十家媒體平臺轉載,閱讀量超過1億,陽江正能量通過網絡傳播在全國刷屏。
以蔡小敏為代表的榜樣人物,不但彰顯了道德的力量,也擦亮了陽江文明創建的靚麗名片。近年來,我市積極開展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榜樣力量感召人、教育人、引導人,規范市民文明行為,培育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風尚。
深化文明創建,增強文明意識。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我市組織開展了“十項十大文明”評選活動,評選出了“十大文明標兵”“十大文明示范窗口”等一批文明創建示范點和文明先進典型。通過從群眾中挖掘先進典型,到群眾中宣傳榜樣力量,帶動群眾積極主動參與文明創建,推動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發揮示范作用,引領文明風尚。我市組織了七屆“陽江好人”評選活動,累計推薦評選“陽江好人”71名,其中25人被評為“廣東好人”,14人被評為“中國好人”,1人獲得廣東省道德模范提名獎,1人獲得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2人被評為“南粵新鄉賢”。12個單位和1個家庭分別榮獲廣東省文明村鎮、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文明校園和廣東省文明家庭榮譽。
“獲得‘十大文明標兵’的榮譽,我感受更多的是責任感和使命感。從事教育工作20多年,我將在工作崗位上繼續做好學生的領路人,將學生培育成才,做為人師表的文明踐行者。”陽江一中教師蔡小敏表示。發揮榜樣作用,就是讓先進典型引導更多人奮力前行,讓廣大市民成為文明新風的踐行者、傳播者。
增進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城市的文明,不僅體現在“面子”,更存在于“里子”。我市實施“金融十四條”助力企業紓困解難,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民生保障等工作,以“七大提升 百日攻堅”行動為抓手,開展了道路交通秩序、窗口行業服務等專項治理,使居民生活品質明顯改善,2020年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全國。
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幸福指數。近年來,市區內先后建成漠陽湖公園、金雞嶺公園、三廉公園等多個文明景區。開展“六大”專項整治行動和垃圾分類試點,推進“廁所革命”,實施“三館一站”對外免費開放。全市13條黑臭水體檢測水質達標,建成那蓬村、雞乸村等數條美麗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顯著。
提高服務效能,優化營商環境。2019年,政府互聯網服務能力在全國333個地級行政區中獲評第一,市級政務服務基本實現辦事“只進一扇門”。通過廣東政務服務網、“粵省事”“粵商通”和“粵政易”平臺,實現各類事項“指尖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注冊實現掌上辦、自主申報、自動審批、秒批秒取。
一件件民生實事的落實,為文明創建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讓市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大大提升。
匯聚志愿之光,點亮民眾美好生活
2020年,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驟然打響。一群戴著口罩、穿著“紅馬甲”的青年志愿者隊伍投身到抗疫中,參與社區防控摸排、參與監測點值守。他們的“紅馬甲”,是疫情防控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我市志愿服務蓬勃發展,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志愿服務領域拓展延伸。處處可見的志愿者身影,點亮民眾美好生活,讓城市更有溫度。
著力壯大志愿服務隊伍。目前,我市組建了138支黨員和500多支村(社區)志愿服務隊,注冊志愿者突破30萬人。3年多來,先后舉辦了“益苗計劃”陽江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志愿服務項目交流會等,評選出市級示范項目、重點培育項目、培育成長項目共1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項目、優秀項目共5個。
志愿活動傳遞溫暖力量。全市開展了志愿服務集市、文明創建進社區等志愿服務行動,圍繞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環境保護等,常態化實施新時代文明實踐等志愿服務項目。2020年10月10日,鴛鴦湖志愿服務站正式投入使用,為群眾提供多種便民服務和志愿服務,讓文明之光更加閃耀。
回望過去,陽江的文明故事引人入勝,文明音符悅動人心。立足當下,濃濃的新風正氣正在陽江大地涌動、激蕩。放眼未來,文明的種子將在陽江大地繼續播撒,浸潤于每一位市民的日常行為中,鐫刻在城市精神的最深處,為描繪新時代幸福宜居之城的美好畫卷增色添彩。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