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鳴起,荷花香,又到一年賞荷季。時下,陽江各地的荷花競相開放,不僅美化了村居環境,也帶動了當地的鄉村旅游,開辟了產業發展新路徑。
近年來,我市不少地區把產業發展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立足資源優勢發展“荷花經濟”, 積極推動特色農業產業和鄉村旅游有機融合,把荷花的“顏值”變為“產值”,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7月15日下午,記者在海陵試驗區閘坡鎮新鹽村荷花基地看到,百畝荷塘花開正艷,滿池蓮葉青翠欲滴,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來游玩,形成了一道“荷在湖中、湖在景中、人在畫中”的靚麗風景線。正在拍照的游客梁女士表示,現在正是賞荷花的好時節,他們一家三口從市區驅車而來,不僅可以觀荷、采荷,還能購買到新鮮的蓮子和蓮蓬。
“每年的5月至8月是最佳賞花期。近期,來游玩的游客逐漸增多,高峰時一天可接待3000名游客。”該荷花基地負責人梁曉燕介紹,基地于2022年創建,荷塘占地160畝,共栽種了太空蓮花、江西白蓮和福建蓮等40余個荷花品種,形成了以觀賞荷花、采摘荷花、銷售蓮蓬為主要模式的“荷花經濟”。今年,新鹽村荷花基地鮮蓮蓬畝產達到500公斤,產值約6000元,帶動了20余名周邊村民就業。此外,該基地采用“花稻花”輪作的模式,荷花凋謝后種植晚造水稻,打算輪種繡球花、格桑花等觀賞型花卉,打造“一季一景”,助力建設“四季海陵”。
新鹽村黨總支書記馮先富表示,這片荷塘昔日是撂荒地,通過土地流轉喚醒了“沉睡資產”,實現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雙提升。接下來,新鹽村將依托荷花產業優勢,通過舉辦荷花節、燈光節、婚紗影視策劃等活動,著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農商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閑置土地變荷塘,農村變“景區”,這是我市推進鄉村振興、農商文旅融合發展的真實寫照。近年來,陽東區雅韶鎮笏朝村積極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美麗宜居的鄉村環境吸引了80后青年鄭麗雅返鄉創業。今年2月,鄭麗雅盤活了50余畝撂荒地,改造田坎,種植荷花,以池塘“小美”扮靚鄉村“大美”,在家門口發展“荷花經濟”。
7月12日,記者在笏朝村的荷花基地看到,滿塘荷花綻放正盛,幾名工人穿梭在蓮葉中采摘蓮蓬,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見到一批新鮮采摘的蓮蓬上岸,鄭麗雅遞上一顆飽滿的水果蓮子給記者。記者現場品嘗了一顆,口感清甜而脆爽。
鄭麗雅告訴記者,她曾帶隊到湖北、陽東等地學習荷花種植技術,引入“太空蓮36號”品種進行培育,于今年7月成熟,并進行首次采摘。由于今年雨水天氣較多, 產值未達到預期,但這種荷花渾身上下都是寶,具有花多、蓬大、結實率高、顆粒大、品質優等特點,花朵可以用來做鮮切花,所產出的蓮子口感不澀,蓮蓬、蓮梗、荷葉均有經濟價值。預計明年畝產能達到300至500公斤,她對荷花產業的發展很有信心。鄭麗雅表示,荷花基地將進一步優化“太空蓮36號”荷花的種植技術,延伸壯大“荷花+”產業鏈,充分挖掘并發揮其更大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
記者從雅韶鎮政府獲悉,接下來,該鎮將結合笏朝村的特色餐飲和荷花基地的優勢資源,連片打造 “觀賞—游玩—品嘗”精品旅游環線,持續推進“美食+文旅”融合發展,不斷豐富旅游業態和游客的消費體驗。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