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十年
雙帶七星旗再次占鰲頭
“今天龍舟隊發揮出了應有的水平,用逆轉的方式,以0.18秒的微弱優勢贏得冠軍,我的心情十分興奮。”雙帶七星旗隊長兼“頭艄”付應亮說,奪冠說明隊伍平時的訓練和兩個多月的集訓沒有白費。說起隊里的奪冠秘訣,他簡潔地概括為:一半努力,一半運氣。
雙帶七星旗是一支年輕的隊伍,恢復于1997年,是江城目前最遲恢復的一艘龍舟,但實力不容小覷。在1997年舉行的江城龍舟競渡中,雙帶七星旗首戰告捷,獲得團體總分第六名。在江城區2014年傳統龍舟錦標賽上,雙帶七星旗過關斬將,勇奪冠軍。近年來,雙帶七星旗還代表陽江走上國內、國際舞臺,在2019年第15屆中國-東盟(南寧)國際龍舟邀請賽上,雙帶七星旗龍舟隊為我市奪得兩金一銀一銅的優異成績。
奪冠后,雙帶七星旗的隊員們在賽道巡游,一路敲鑼打鼓,燃放鞭炮,吶喊慶祝。上岸后,隊員們受到本地居民的夾道歡迎。“我全程觀看了比賽,因為我的雙胞胎兒子和他們的叔叔、大伯,今天都代表雙帶七星旗參加比賽。”市民馮娟高興地說,看到他們如愿拿下冠軍,她心里也是十分高興和自豪。
大呼“過癮”
精彩賽事多觀眾興致濃
6月10日上午9時許,漠陽江兩岸已是人頭攢動,觀眾們在烈日下“全副武裝”,備好雨傘、防曬衣、遮陽帽、塑料凳等各式裝備,占據有利“觀戰”位置,等待即將開場的精彩賽事。
“我從早上6點就來占位了,來遲了可就看不到精彩的比賽場面了。”今年68歲的張伯說,他是東砵村人,從小就喜愛觀看龍舟比賽,今天特意一大早前來,為本村的東砵紅須隊以及東砵白須隊加油助威。
比賽中,一場又一場“速度與激情”的較量,不斷引發兩岸“一浪接一浪”的吶喊和歡呼。其中,雙帶七星旗在半決賽經歷“被反超”和“再反超”的情節,以0.64秒的優勢戰勝東砵白須隊,進入總決賽;又在總決賽再次上演“反超名場面”,以0.18秒的微弱優勢險勝東砵紅須隊,讓漠陽江兩岸的觀眾陷入沸騰。
“雙帶七星旗‘過關斬將’,看得太過癮了!”市民陳先生表示,總決賽沖線關頭,他和同伴都以為東砵紅須隊勝出,直到看了視頻回放和成績公布,才得知是雙帶七星旗隊率先沖線。這種奮勇拼搏、永不放棄的龍舟精神,實在是振奮人心。
“毫秒”必爭
高科技手段保賽果公正
精彩的龍舟賽,離不開公平公正的裁決。本次賽事中,兩隊成績相差不足一秒的情況頻頻出現,如初賽中,上堡龍舟隊僅以0.081秒的微弱優勢險勝三角白旗隊,面對這些肉眼難以辨別的情況,裁判團隊有何“秘密武器”?
“我們在賽場設置了紅外監測計時設備,可以確保賽果的準確。”裁判員徐云介紹,比賽的起點設有感應發射器,通過一體化的紅外監測計時設備,計算出每支隊伍從起點到終點所用時間。同時,比賽使用的高速攝像機能在1秒鐘內拍攝1000張照片,將各隊伍的成績精確到毫秒,讓賽果更具說服力。
江城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前的龍舟比賽,因賽果模糊而產生爭執,導致重賽的情況時有發生。如今,一系列高科技手段的介入,以及50多名裁判員在起點、途中、終點、檢錄點和編排環節各司其職,為賽事提供了全方位保障。運動員能夠“放手一搏”,無論輸贏都對賽果“心服口服”。
市龍舟協會會長譚進華表示,本次賽事制訂了新規則,恢復了陽江龍舟獨具特色的一對“頭艄”,同時傳統龍舟項目要求陽江戶籍運動員上場比例要超過50%,更能彰顯本土龍舟的傳統特色,賽出江城的風采和氣概。這次的比賽圓滿舉行,賽事精彩紛呈,相信往后會辦得更好。
非遺傳承獎
那西七星旗榮獲第一名
今年除了恢復陽江龍舟特色頭艄和對參賽運動員有了新規定,還首次設立非遺傳承獎,對在傳統龍舟比賽中弘揚和傳承江城逆水賽龍舟傳統文化表現突出的前三名隊伍,分別給予第一名8000元、第二名5000元、第三名3000元的獎勵。
排名分數由非遺傳承獎評審組打分及網絡投票匯總組成,其中網絡投票占比15%,評審組打分占85%。網絡投票設頭艄風采、龍舟風韻、隊伍風貌三個項目,評審組打分主要考核隊伍的頭艄動作完整度、本地人參與率、運動員的整體精神風貌、龍舟造型等細節。
網絡投票從6月6日持續到10日,最終投票頁面瀏覽量超過18萬次。“那西七星旗網絡投票總分排名第二,且頭艄動作完整同步,運動員精神飽滿,本地運動員在七輪比賽中共出場201人次,在12支隊伍中排名第二,匯總評分后成為本屆龍舟賽非遺傳承獎第一名。”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設立非遺傳承獎主要是為了鼓勵龍舟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發揮優良競技作風,進一步擴大賽事的影響力。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