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驕陽似火。記者驅車來到陽春市合水鎮高河村,只見高流河中魚鱗壩流水潺潺,鱗次櫛比的結構緊密排列,在陽光映照下顯出粼粼波光。沿著高流河岸邊行走,恰逢荷花盛開,滿池疊翠,暗香浮動,粉白相間的荷花爭奇斗艷,為燥熱的夏日帶來一抹清涼。岸邊分布著徽派建筑打卡點,彩色集裝箱集市、水涵管餐廳、圍爐煮茶營地、樹上咖啡廳等,幾名村民正在樹下閑坐聊天。
高河村是全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今年以來,高河村依托“嶺南第一墟”高流河墟,高流河及其周邊的文化、歷史和民俗資源,推動實施高河村典型村建設提升項目。項目總投資約200萬元,涵蓋建筑設施打造、景觀優化等多個方面,目前基礎設施已經建設完成,正在進行細節裝修和水電安裝等收尾工作。
“項目完成驗收后,我們將對接企業開展運營,預計每年增加村集體收入約3萬元。隨著餐飲、民宿等配套設施不斷完善,高河村將為游客提供高品質的消費環境,為鄉村旅游發展注入新動力。”高河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釗介紹,為滿足游客需求,景區周邊新增12個公廁,魚鱗壩一帶的河道增加了燈光和霧森系統,開啟后可在河道上空形成縹緲霧氣,夜間呈現彩色的光影效果,為高流河增添詩意與神秘感。
沿著荷花池旁的臺階向上,記者看到一條寬闊平整的景觀帶向村外延伸,路旁種有各類綠植、花卉,呈現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景觀帶長約2公里,終點是陽春市非遺竹器生態博覽園,推動區域旅游資源“串珠成鏈”。在道路與山坡間的空地上,挖掘機正揮舞著巨大的鏟斗,全力推進土地平整工作。
“高流河古墟開墟期間,大量游客涌進來,周邊停車位置明顯不夠,許多游客把車放在很遠的地方,來回一趟比較麻煩。我們正在建設路邊停車場,增加停車位,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陳釗表示,下一步,高河村計劃建設親子文旅研學配套體驗場、特色民宿群、鄉村酒店等,不斷完善“墟期共慶 平日可游”的高流河旅游精品線路,以文旅產業帶動鄉村經濟發展。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