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好“第一棒”,拉滿“戰力值”。新春佳節的余溫還未散去,海陵試驗區已吹響新征程干事創業的沖鋒號。
2月8日,海陵試驗區召開高質量發展大會暨提升落實年動員會,貫徹落實省、市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動員廣大干部職工堅定信心、苦干實干,建設具有海陵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推動陽江綜合實力加快實現新躍升作出海陵新的更大貢獻。
“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堅定發展信心,要以‘開局即沖刺、起步即決戰’的奮斗姿態,大力抓營商環境、抓產業升級、抓項目建設,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比學趕超、賽龍奪錦,在新的一年以新氣象新作為取得新成效新突破。”會上,海陵試驗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永祿發出了新一年高質量發展的“動員令”。
交出亮眼成績單 錨定目標攀高峰
過去一年,是海陵試驗區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富有成效的一年。海陵試驗區以“營商環境年”為抓手,以“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廣大干部群眾迎難而上、真抓實干,有力有效應對各種不確定、超預期因素,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
——全年經濟承壓前行,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9.78億元,總體運行平穩。新增市場主體1294戶,同比增長9.19%,簽約、備案、引進項目5個,完成招商任務120億元,超額完成50%。
——旅游業發展態勢良好,高端精品酒店客房數量居全市第一,民宿產業成為全市龍頭,海陵島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綠能分論壇、馬拉松賽事、開漁季等重大活動成功舉辦,全年接待游客642.2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67.14億元,創歷史新高。
——海陵島-陽西漁港經濟區成為國家級試點,漁港片區風貌提升和漁人碼頭項目正在穩步推進,閘坡鎮成功入選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鎮(創先級),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斷完善,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成效明顯,所有行政村集體收入突破20萬元,實現了有質量、有韌性、有活力的發展。
沉甸甸的成績單,浸潤著奮斗的汗水,飽含著收獲的喜悅,也是海陵試驗區繼續前行的底氣和信心所在。在新起點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既是動員令,更是沖鋒號,為全區全年發展劃定重點、指明方向,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對于提振信心、激發動力意義重大。
海陵試驗區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打造海陵國際旅游島,打造‘綠能之都’的優質服務區,建設‘海絲名城’的主陣地,建設現代化海陵已成為全區上下共同的奮斗目標。”陳永祿表示,建設具有海陵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需要滿懷信心、勇攀高峰。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發展謀篇布局之年,戰鼓催征,弓滿弦張,要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奮力奪取“開門紅”、贏得“全年勝”。
“推動海陵高質量發展,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海陵試驗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林藝超表示,要把既往的成績和優勢作為出發的起點,進一步提高站位、拉高標桿,主動到時代潮流、全球視野、國家大局和省市使命中去定坐標、找對手,與最優者對標、與最強者比拼、與最快者賽跑,落實好市委“提升落實年”各項工作要求,努力為全區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奮楫揚帆再起航 乘勢而上譜新章
“新春第一會”只是序章,更重要的是續寫“實干篇章”。
今年,海陵試驗區將以“提升落實年”為主線,深入實施“產業振興工程”,依托資源稟賦和現有產業基礎,聚力打造主導產業體系,加快推動“一體兩翼”產業發展格局,圍繞延鏈補鏈強鏈開展精準招商、以商引商,更好為產業發展蓄勢賦能,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具有海陵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堅定不移大抓特色產業,挺起發展脊梁。要充分利用海陵獨特的產業資源和區位優勢,發揮在承接產業轉移、發展特色產業方面的潛力,加快全域全面“融灣入圈”,打通基礎設施“硬聯通”。圍繞“打造特色鮮明的海陵國際旅游島,建設適度多元的海洋經濟服務區”的發展定位,堅持用全域思維優化產業布局,加快編制海陵島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以“海絲文化傳承”為主體,加快形成東翼“空天旅融合”和西翼“港產游聯動”的“一體兩翼”產業空間布局,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新動能。做強做大濱海旅游品牌,積極梳理整合全要素,以整體規劃塑造、精品線路串聯、賽事活動激活、特色產業強筋、文明建設賦能,不斷把濱海旅游品牌價值呈現和淬煉出來。適度發展多元產業,加快推動閘坡國家級中心漁港建成陸海島統籌、港產城融合、漁工貿游一體化的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
堅定不移推動文旅融合,擦亮發展品牌。要扎實推進水遺中心展陳工作,加強文創產品開發,加快謀劃建設大型海絲博覽園,建成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海絲文化產業帶,構建起全市海絲文化深度體驗區。打造一批更高標準的鄉村民宿(酒店),創建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大力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文創產品開發,活化利用古村落古建筑,培育一批新的民俗游、文化游、紅色游、鄉村游等特色精品路線,不斷豐富文旅+新業態。高水平辦好南海(陽江)開漁季、陽江國際風箏邀請賽、陽江海陵島馬拉松賽等國家級、省級文旅賽事活動,以賽事筑品牌、帶產業、聚人氣,打造經濟新增長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搶抓低空經濟新賽道,謀劃建設低空觀光文旅項目。
堅定不移優化營商環境,抓實招商引資。要堅持政企同心、協同發力,持續疏堵點、解難題,更好地為企業群眾排憂解難,加快構建與大灣區同標高的營商環境。深入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圍繞農文商旅、綠色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細分領域開展專項招商。要以戰略思維攻堅重大項目,全力沖刺項目策劃、項目投資、項目招商“三個突破”,以增量帶存量,不斷完善招商新模式和強化招商新保障。
堅定不移攻堅“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實現城鄉蝶變。要錨定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推動區鎮村綜合實力全面提升。持續改善人居環境,建立健全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鞏固現有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成效。抓好農房風貌管控提升,突出“本土化”,體現多樣性,讓農房風貌與周邊環境、當地文化渾然一體。加快新建和改造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深化綠美海陵生態建設,持續開展縣鎮村綠化美化,大力實施全民愛綠植綠護綠行動,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持續抓好典型鎮村建設,提高標準、豐富內涵,實現干凈整潔后要向美麗宜人轉化,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堅定不移堅持干字當頭,形成強大合力。要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彰顯大格局,在真抓實干中彰顯高標準,按照既定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推動各項工作取得一流業績。牢固樹立以實干實效論英雄的鮮明導向,完善容錯糾錯機制,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大膽果斷使用表現優秀的干部,形成奮發有為抓落實、你追我趕加油干的生動局面。在眾志成城中彰顯凝聚力,堅持黨群同心,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凝聚起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群策群力促發展 統籌謀劃開新局
一年春作首,萬事干為先。承載著新一年的期許,海陵試驗區正站在新的起點上,以昂揚的姿態邁向新征程,目標更加明確,任務更加艱巨,信心也更加堅定。
如何將高質量發展“規劃圖”轉化為海陵大地的“實景畫”?大會上,海陵試驗區閘坡鎮、有關部門、企業主要負責同志共話高質量發展大計,曬目標、亮思路、表態度、定舉措,全力推動海陵試驗區高質量發展攀升新高度、鑄就新輝煌。
閘坡鎮委書記謝少山表示,將聚焦“提升落實年”工作目標,全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確保各項工作取得更大實效。聚焦綠色生態優勢,深入推進鄉村綠化美化,利用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等資源,打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文旅項目。堅持“向海而興”,加強國家級中心漁港建設管護,加快現代海洋牧場建設,完善海產品加工產業鏈。推動文旅融合,依托“南海Ⅰ號”等歷史文化資源,繼續打造全域旅游品牌,推動旅游服務提檔升級,推出更多精品旅游線路。做好“土特產”文章,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走好特色差異化發展之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一體兩翼”的發展格局構建,全力配合推進中遠海運重工華南基地項目落地。抓好“提升落實”,做好典型鎮、典型村鞏固提升和培育建設,推動全域風貌提升,加快土地綜合整治改革,確保2025年每個村集體年收入超25萬元。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副館長郭亨文說,將積極融入海陵島發展大局,以“提升落實年”為主線,持續在建設傳統與現代相互輝映的海絲文化深度體驗區中,在建設海絲名城上下功夫、求突破。堅持“保護第一”原則,傳承創新文博主業,抓好文物保護和博物館管理,推進廣東海絲館展覽提升工程,推進廣東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建設。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抓住數字經濟的新風口,建立數字文創開發新模式,通過創新合作模式打造南海Ⅰ號的品牌IP,建設廣東水下遺產保護中心國潮文創街,繼續牽頭推進南海I號海絲博覽園可行性論證,為政府的產業布局、控制用地、長遠規劃提供決策依據。以文化鑄魂賦能產業升級,不斷健全南海I號和海絲文化產業發展要素,完善文旅產業鏈條,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產品,加強與旅游部門的合作,積極參與海陵島的公共文化建設,為海陵島產業升級注入海絲文化的活力和動力。
海陵試驗區經濟投資局局長林進良表示,將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嚴格按照“提升落實年”的總體要求,努力實現GDP增長5%的預期目標。推動文旅融合,引進適應市場需求的高質量旅游產品,全面提升地區文旅品牌和旅游服務質量,優化整合產業布局,助力打造海陵國際旅游島。大力發展深藍經濟,做強做大生態漁業,引進大企業大資金大項目投資海洋牧場,確保農業經濟穩定增長。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全面落實營商環境條例,實現辦事標準和服務質效與大灣區城市全面接軌,讓企業項目“落地無憂、發展提速”。實行精準招商,加快中遠重工造船項目落地建設,引進商業航天創新發射中心和衛星發射母港在海陵落地建設,重點引進旅游產業、海洋休閑漁業、海洋生物科技、會展文化、生態精品農業、文化娛樂等產業,培育新業態。積極籌措政策資金,加緊完善儲備項目的前期工作,助力重點項目建設。
海陵試驗區社會事務局局長陳年昌表示,將凝聚各方力量,加快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培育工程,守好糧食安全底線,提升糧食單產,做好“土特產”文章,打造粵字號農產品品牌,加強科技興農,提升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科技應用水平,建設現代設施農業示范點,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更多精品鄉村旅游線路,加大農文旅項目招商引資力度,抓好項目服務工作,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爭取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為農民就業增收提供渠道保障。打造海洋經濟強區,推進海洋牧場、漁業全產業鏈建設,促進海洋漁業向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轉型升級,加快老舊漁船更新改造,建設國家級漁港經濟區,打造漁人碼頭沿港特色風貌區,建設智慧漁港。
海陵島大角灣海上絲路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鳳寶表示,將加大旅游投入,促進文旅融合,助力陽江市旅游業的高質量發展。找準旅游發展定位,深度挖掘濱海文化、疍家文化和海絲文化的旅游產品,推動文化、體育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注重創新與傳承的結合,打造特色產品,為游客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旅游體驗,實現景區產品業態特色化、景區服務人性化,突出濱海旅游特色的差異化。科技賦能智慧服務,加快平臺化、數字化、智能化企業轉型,與廣東海洋大學、浙江深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不斷提升智能化水平。注重細節管理,加快住宿,輕餐飲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進和完善服務流程,優化游覽線路,促進景區華麗轉型。
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商務經理高淞表示,能夠為海陵的發展添磚加瓦,深感使命光榮,也必將全力以赴。今后將嚴格把控工程質量,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科學規劃施工進度,精心制定施工計劃,合理調配資源,確保項目按時交付,讓民生工程早日惠及百姓。強化安全管理,加強施工人員安全培訓,落實安全防護措施,堅決杜絕安全事故發生。加強與當地社區、居民的溝通合作,盡量減少施工對周邊環境和居民生活的影響。以承接陽江市場性項目為契機,充分挖掘并調動屬地資源,秉持更快、更高效、更優質的原則,積極投身海陵高質量發展,助力海陵試驗區“百千萬工程”的順利推進,為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貢獻力量。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