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問答| 無障礙 | 移動版 | 繁體版

          關于陽江市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任務銷號的公示(第二批)
          來源:中共陽江市委 陽江市人民政府 時間:2021-02-20 17:21 【字體: 】 瀏覽量:-
          轉載分享:

            根據《廣東省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規范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任務銷號工作的通知》(粵環函〔2020〕310號)有關要求,現將陽江市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任務銷號情況進行公示(第二批)。

            公示期限:自公示之日起5個工作日。公示期間,如有異議,可以通過來信、來電、來訪等形式向市生態環境局反映,一并寫明本人姓名、工作單位、通訊地址和電話,以便核實了解有關情況。

            聯系人:李平、韋凡捷,電話,0662─3229138(周一至周五,8:30—12:00、14:30—17:30,法定節假日除外),傳真:0662─3311529,郵箱:yjhbdc2019@126.com。




          中共陽江市委

          陽江市人民政府

          2021年2月9日


          2016年督察反饋意見第十項


            一、整改任務

            全省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十二五”規劃要求應建成污水收集管網1.4萬公里,但實際只完成9000余公里。由于污水收集處理不到位,納入南粵水更清計劃的22條重點河流整治工作成效甚微,城市黑臭水體多達243段,其中60%以上集中在珠三角地區,與珠三角城市發展水平極不相稱。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系統、科學地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狠抓城鎮污水管網建設,切實提高污水處理收集率,充分發揮污水處理設施減排效果,減少河涌和流域污染。

            二、整改目標

            (一)2017年9月底前總體完成《廣東省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十二五”規劃》中的1.4萬公里污水管網建設任務。(二)2017至2020年各年度,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平均達到60%、80%、90%、95%。

            三、整改措施

            1.大力推進城鄉污水處理設施管網建設。2017年4月已下達整改通知,部署各地級以上市開展摸查并制定提交“十二五”規劃污水管網建設的整改工作方案。對各地整改工作方案落實情況進行督查,逐月統計通報各地工作進展。

            2.加大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的統籌力度,各地級以上市按照《廣東省城市黑臭水體整治計劃》要求,全面開展黑臭水體綜合整治。省有關部門按職責對列入國家和省重點掛牌督辦名單的黑臭水體進行督辦。

            四、整改情況和成效

            (一)整改落實情況:

            1.推進污水管網建設。我市對照“十二五”期間未完成污水管網任務目標,結合實際梳理出一批污水管網建設任務,明確任務要求和責任分工后分解下達任務至各責任單位,加強督導,確保完成整改任務。我市納入廣東省“十二五”規劃污水管網建設任務是327.08公里,“十二五”期間實際建成253.088公里,不足部分73.99公里已在2016—2017年補齊(兩年共建成180.9公里)。

            2.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出臺了《陽江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方案》《陽江市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方案》《陽江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以及《陽江市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19—2021年)》等文件。開展技術咨詢,編制了《陽江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咨詢報告》《陽江市城市黑臭水體“一河一策”整治方案》。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焦蘭生同志,市委副書記、市長溫湛濱同志高度重視黑臭水體整治,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并多次到現場調研督導。部門之間建立月度會商會議制度,研討解決黑臭水體治理過程的具體問題。開展整治工作以來,我市嚴格按照控源截污、內源治理、活水補給、生態修復的技術路線科學開展黑臭水體治理。

            控源截污方面。2018年以來,實施五大片區截污,開展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建成區新增污水管網146.67公里(其中黑臭水體沿河新增截污管網約34.7公里),消除污水直排口488個。我市市區原有生活污水處理廠4座,設計處理規模12.5萬噸/日;2018年以來,新建(擴容)污水處理廠4座,新增設計處理規模9萬噸/日。

            內源治理方面。在對底泥檢測分析的基礎上,科學開展清淤疏浚。2018年10月以來,對馬南河、鴛鴦湖泄洪道(月亮河)、高排渠、蜆殼河、新陽河、獨洲灌渠、麻演排渠、禾村仔水渠、板橋西排渠開展了清淤疏浚,清淤后的底泥得到了妥善處理處置。各水體均設置了區級、鎮級、村級河長,配備專職保潔員,定期開展巡河,及時清理河道及沿岸垃圾。

            活水補給方面。對部分無活水補給、水體流動性差的水體,在徹底消除污水直排口完成控源截污的前提下,優先利用水閘實現自然補水;對新陽河、獨洲灌渠等無自然補水條件或自然補水條件不足的,鋪設永久性補水管網。

            生態修復方面。通過修復護坡,覆土復綠,栽種景觀植物等方式,對水體周邊環境進行修復,美化周邊環境。

            公眾宣傳方面。為宣傳黑臭水體治理知識,提高公眾參與度,制定了《陽江市黑臭水體整治宣傳小冊子》發放給黑臭水體周邊市民;在新聞、報紙宣傳黑臭水體治理知識;在禾村仔水渠、麻演排渠等現場舉辦黑臭水體治理知識宣講會,均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

            (二)整改成效:我市已完成“十二五”規劃污水管網整改,城市建成區13條黑臭水體經治理全部達到“初見成效”,消除率為100%。整改工作已達到整改目標要求,任務已整改完成。


          2016年督察反饋意見第十一項


            一、整改任務

            進一步加大陸源污染治理力度,有效解決近岸海域污染問題,處理好開發與保護關系,強化海岸線、濕地自然生態保護和恢復。

            二、整改目標

            完善制度建設,提升海洋環境保護工作水平。

            三、整改措施

            1.出臺《廣東省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制定《廣東省海岸帶保護和利用規劃》,抓緊實施海洋生態紅線制度。守住海洋生態底線,嚴格控制海洋開發利用活動,加強自然生態保護和海域污染防治,有效保護海洋重要生態區域。

            2.加強陸海統籌,減少陸源污染物入海。做好入海排污口的清理整頓工作,加大對設置不合理、超標排放污染物的陸源入海排污口整治力度。強化沿海港口、濱海產業區及河口等海域的海洋環境監測。開展重點海域排污總量控制制度試點工作。組織建立開展近岸海域水質考核工作制度。

            3.結合國家藍色海灣和南紅北柳整治修復工作部署,編制出臺全省美麗海灣建設總體規劃,開展美麗海灣建設。

            四、整改情況和成效

            (一)整改落實情況:

            1.根據《廣東省海洋生態紅線》《廣東省海岸帶綜合保護和利用總體規劃》《廣東省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我市共劃定4種類型的海洋生態紅線區35個,總面積約1582.32平方公里;劃定6種類型的大陸自然岸線21段,總長115.3公里;劃定海島自然岸線總長1557.44公里。同時,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出臺《陽江市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陽江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18─2030年)》等系列文件,進一步加強海洋自然生態保護,嚴守海洋生態底線。

            2.印發《陽江市設置不合理入海排污口清理整治工作方案》,于2017年12月底前完成了7個設置不合理排污口的清理整治工作。2019年8月至10月,全市組織開展入海排污口核查分類工作,核查出入海排污口209個,并對其中屬于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排污口實施整改,整改工作已于2020年12月底前完成。我市生態環境部門按要求定期組織開展近岸海域海洋環境監測。

            3.2018年10月,印發《陽江市海陵灣非法漁業設施及礙航物清理整治工作方案》,開展海陵灣非法漁業設施及礙航物的清理整治,優化海域資源、改善海洋生態環境。2020年4月,編制了《陽江市海陵灣“藍色海灣”綜合整治行動實施方案》。

            (二)整改成效:根據《廣東省海洋生態紅線》《廣東省海岸帶綜合保護和利用總體規劃》《廣東省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我市劃定了本市海洋生態紅線區、大陸自然岸線和海島自然岸線。出臺《陽江市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等文件,完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設。整改工作已達到整改目標要求,任務已整改完成。


          2016年督察反饋意見第十三項


            一、整改任務

            粵東西北地區1013個鄉鎮僅有133個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大量生活污水直排。

            二、整改目標

            2019年全部啟動粵東西北地區鄉鎮一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2020年年底前全部建成。

            三、整改措施

            1.粵東西北地區按照年度計劃采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整縣推進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2016年確定的15個示范縣于2017年7月底前全部開工建設;納入2017年度計劃的縣(市、區)于2017年9月底前完成項目采購流程并確定中標社會資本,12月底前啟動具體項目建設;2018年繼續啟動全省剩余縣(市、區)的污水處理設施項目建設。按照《加快推進粵東西北地區新一輪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對建設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嚴格考核。

            2.加快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建設,對合流制排水系統進行雨污分流改造,提高污水收集率。加強對污水處理設施的運營管理,提高運行負荷率,確保污水處理設施充分發揮減排效果。積極支持粵東西北地區爭取國家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加大省環保專項資金對粵東西北地區水污染防治工作支持力度。

            四、整改情況和成效

            (一)整改落實情況:我市共38個建制鎮,其中5個鎮的污水已納入城區(縣城)或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剩余33個需獨立建設的鎮級污水處理設施截至2020年年底已全部建成。其中:已通過環保驗收并規范運行的共25個,正在通水調試的共5個,主體工程已完工的共3個。根據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20年11月份全省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進展情況通報,我市鎮級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100%。陽江市2018—2019年累計新建鎮級污水管網186.34公里,已超額完成省下達的兩年任務。

            (二)整改成效:我市已實現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整改工作已達到整改目標要求,任務已整改完成。


          2018年“回頭看”督察反饋意見第十三項


            一、整改任務

            在黑臭水體整治方面,督察整改方案明確,2017—2020年各年度,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平均達到60%、80%、90%和95%。但督察發現,全省在黑臭水體整治工作中不平衡,一些城市只停留在清淤清漂,甚至熱衷于采用建壩截污、水系連通等治標方法,沒有從控源截污治本上下功夫。

            二、整改目標

            堅持標本兼治,在控源截污上下功夫,提高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到2019年年底,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顯著提高,到2020年達到90%以上,建立完善長效機制,實現長制久清。

            三、整改措施

            1.各地級以上市黨委和政府切實擔起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主體責任,加快推進治理,到2019年年底,各地級以上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顯著提高,到2020年達到90%以上,珠三角區域城市建成區盡早全面消除黑臭水體。確保完成城市黑臭水體消除任務。

            2.強化源頭管控,加強部門聯動。綜合采取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循環等措施,注重城市黑臭水體控源截污治理,加快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削減合流制溢流污染,深入開展入河湖排污口整治,強化工業企業污染控制,科學實施清淤疏浚,加強農業農村污染控制。

            二、整改情況和成效

            (一)整改落實情況:

            1.先后出臺了《陽江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方案》《陽江市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方案》《陽江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以及《陽江市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19—2021年)》等文件。開展技術咨詢,編制了《陽江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咨詢報告》《陽江市城市黑臭水體“一河一策”整治方案》。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高度重視黑臭水體整治,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并多次現場調研督導。部門間建立月度會商會議制度,研討解決黑臭水體治理過程的具體問題。

            2.開展整治以來,我市嚴格按照控源截污、內源治理、活水補給、生態修復的技術路線科學開展黑臭水體治理。

            控源截污方面。2018年以來,實施五大片區截污,開展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建成區新增污水管網146.67公里(其中黑臭水體沿河新增截污管網約34.7公里),消除污水直排口488個。

            我市市區原有生活污水處理廠4座,設計處理規模12.5萬噸/日;2018年以來,新建(擴容)污水處理廠4座,新增設計處理規模9萬噸/日。

            內源治理方面。在對黑臭水體底泥檢測分析的基礎上,科學開展清淤疏浚。2018年10月以來,對馬南河、鴛鴦湖泄洪道(月亮河)、高排渠、蜆殼河、新陽河、獨洲灌渠、麻演排渠、禾村仔水渠、板橋西排渠開展了清淤疏浚,清淤后的底泥得到了妥善處理處置。各水體均設置了區級、鎮級、村級河長,并配備專職保潔員,定期開展巡河,及時清理河道及沿岸垃圾。

            活水補給方面。對部分無活水補給、水體流動性差的水體,在徹底消除污水直排口完成控源截污的前提下,優先利用水閘實現自然補水;對新陽河、獨洲灌渠等無自然補水條件或自然補水條件不足的,鋪設永久性補水管網。

            生態修復方面。通過修復護坡,覆土復綠,栽種景觀植物等方式,對水體周邊環境進行修復,美化周邊環境。

            公眾宣傳方面。為宣傳黑臭水體治理知識,提高公眾參與度,向黑臭水體周邊市民發放《陽江市黑臭水體整治宣傳小冊子》,在新聞、報紙宣傳黑臭水體治理知識,在禾村仔水渠、麻演排渠等現場舉辦黑臭水體治理知識宣講會,均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

            通過整治,我市建成區13條黑臭水體已全部達到“初見成效”,消除率為100%。

            (二)整改成效:我市建成區13條黑臭水體經治理已全部達到“初見成效”,消除率為100%。整改工作已達到整改目標要求,任務已整改完成。


          2018年“回頭看”督察反饋意見第十四項


            一、整改任務

            我市上報7條黑臭水體整治初見成效,但2017年以來沿岸僅新增約1公里的納污干管,現場督察發現化學需氧量濃度高達72毫克/升的雨水溢流口和高達138毫克/升的污水直排口。由于納污管網不完善,城北污水處理廠進水化學需氧量濃度低至54毫克/升,治污效果大打折扣。

            二、整改目標

            提高城北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90%以上。

            三、整改措施

            1.2018年年底前制定城市黑臭水體攻堅實施方案,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資金投入,全面控源截污,全力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加強排查,對于新發現的黑臭水體,發現一個治理一個。

            2.加快實施市區城東、城北、城西、麻演和老城區等五個片區截污及排水管網改造工程,全面截留污水直排口,新增市區污水管網150公里以上。5個片區截污及排水管網改造工程完成時間為2020年年底前,其中2019年城東片區完成污水管網約15公里、城北片區完成污水管網約20公里、城西片區完成污水管網約15公里、麻演片區完成污水管網約10公里、老城區完成污水管網約5公里;2020年城東片區完成污水管網約20公里、城北片區完成污水管網約25公里、城西片區完成污水管網約10公里、麻演片區完成污水管網約15公里、老城區完成污水管網約15公里。

            3.切實提升城北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2018年年底前認真排查已完工的金山路污水管道(馬南河截污工程A區工程)和鴛鴦湖截污工程,對其因雨污水混流造成山泉水流入污水管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提出整改方案、加快整改落實,2019年年底前完成整改。加快推進城北區域截污主干管工程,2018年11月底完成城北高排渠支流河雨污分流管網W30#污水提升泵站項目工程;2019年3月完成城北、龍濤、紅豐區域截污主干管及蜆殼河整治工程。2019年6月完成城北片區截污及排水管網改造工程之產學路和創業北路區域截污主干管工程。

            4.健全黑臭水體整改工作機制,對涉黑臭水體整治敷衍整改、失職失責問題的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嚴肅追究責任。

            四、整改情況和成效

            (一)整改落實情況:

            1.出臺了《陽江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方案》《陽江市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方案》《陽江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以及《陽江市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19—2021年)》等文件,編制了《陽江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咨詢報告》《陽江市城市黑臭水體“一河一策”整治方案》,建立了部門之間月度會商機制,全力攻堅城市黑臭水體治理。

            2.2018年以來,我市實施城區五大片區截污,開展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建成區新增污水管網146.67公里(其中黑臭水體沿河新增截污管網約34.7公里),新建(擴容)污水處理廠4座,新增設計處理規模9萬噸/日。

            3.市城管綜合執法部門對山泉水流入金山路污水管的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完成了金山路污水管道(馬南河截污工程A區工程)和鴛鴦湖截污工程。完成了城北片區截污及排水管網改造工程之產學路截污工程和創業北路區域截污工程。完成城北、龍濤、紅豐區域截污主干管及蜆殼河整治工程。城北高排渠支流河雨污分流管網W30#污水提升泵站項目工程也于2018年11月完工,并于同月向城北污水廠污水進水管道泵送污水。2020年1至11月城北污水處理廠進水COD平均濃度為80mg/L。

            4.市紀委監委牽頭負責對中央環保督察辦移交的黑臭水體污染問題線索進行核查。已對4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給予4人黨紀政務處分(其中1人并案處理)。

            (二)整改成效:我市建成區共有13條黑臭水體,已全部通過“初見成效”評估。2020年11月底,國家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的城市黑臭水體水質監測顯示,13條黑臭水體全部達到不黑不臭要求。針對城北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低問題,編制了“一廠一策”,2020年1—11月,城北污水處理廠平均進水化學需氧量濃度提高至80毫克/升。整改工作已達到整改目標要求,任務已整改完成。


          2018年“回頭看”督察反饋意見第二十一項


            一、整改任務

            鄉鎮污水收集處理遠不到位,督察整改方案要求,2018年全部啟動粵東西北地區鄉鎮一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2019年底全部建成。督察發現,粵東西北地區1013個鄉鎮目前僅有203個鄉鎮建成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僅有五分之一,一些建成的鄉鎮污水處理廠由于管網和管理等問題也難以正常運行。

            二、整改目標

            完善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2019年全面啟動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2020年年底前實現全市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三、整改措施

            各地黨委和政府落實鄉鎮污水管網建設主體責任,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快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確保按期完成建設任務。加強對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管理,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確保污水處理設施長期、穩定運行,充分發揮治污效果。

            四、整改情況和成效

            (一)整改落實情況:我市共38個建制鎮,其中5個鎮的污水已納入城區(縣城)或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處理,應獨立建設的33個鎮級污水處理設施,截至2020年年底已建成33個。其中:江城區應建2個,已建2個;陽東區應建9個,已建9個;陽春市應建15個,已建15個;陽西縣應建7個,已建7個。根據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20年11月份全省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進展情況通報,我市鎮級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100%。2018—2019年,累計新建鎮級污水管網186.34公里,已超額完成省下達的兩年任務。

            (二)整改成效:我市已實現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整改工作已達到整改目標要求,任務已整改完成。


          2018年“回頭看”督察反饋意見第二十三項


            一、整改任務

            農村生活垃圾污染問題整改滯后,督察整改方案要求,嚴厲查處各縣(市、區)鎮級和農村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運營不規范、管理不到位,以及未按要求建設垃圾處理設施等問題,并對鎮、村垃圾處理設施進行補充配置,實現規范化運轉,但督察發現,茂名、揭陽等地農村生活垃圾規范化處置量不到一半,生活垃圾隨處傾倒、就地焚燒現象仍大量存在。鄉鎮級垃圾填埋場整治不到位、垃圾滲濾液污染問題普遍存在,湛江市61家鎮級垃圾填埋場沒有按要求列入整改清單,污染問題十分突出,現場抽查3家填埋場,均無防滲措施和滲濾液收集設施。

            二、整改目標

            完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規范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按期完成鎮級填埋場整改任務。

            三、整改措施

            1.加快鄉鎮垃圾填埋場整改。各地按照《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廣東省環境保護廳關于全面推進鎮級填埋場整改工作的通知》推進整改工作,廣州、深圳、汕頭、韶關、河源、梅州、惠州、汕尾、東莞、江門、陽江、茂名、清遠、潮州、揭陽、云浮等16個地級以上市共505個鎮級垃圾填埋場,2019年年底前完成整改驗收。

            2.汕頭、河源、梅州、汕尾、東莞、中山、陽江、湛江、茂名、肇慶、清遠、潮州、云浮等13個地級市新排查出的182個鎮級垃圾填埋場,2020年年底前完成整改驗收。

            3.健全長效運行機制。完善農村垃圾處理各級投入機制,各地建立健全農村衛生保潔長效運營機制。

            四、整改情況和成效

            (一)整改落實情況:

            1.先后出臺《陽江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實施方案(2019─2020)》《陽江市村莊保潔工作實施方案》,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完善村莊保潔長效機制。我市已完成“一縣一場、一鎮一站、一村一點”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建設任務。結合實際,各縣(市、區)不斷對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進行補充完善。市行業主管部門組織各縣(市、區)開展“清掃垃圾,清潔鄉村”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行動,對農村“四邊”積存垃圾進行大清理。

            2.我市列入2016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的鎮級垃圾填埋場共14個,截至2019年12月底,已全部完成整改和通過市級驗收,并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備案。

            3.我市在2018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期間新排查發現的2個鎮級垃圾填埋場,均已完成整治工程和通過市級驗收,并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備案。

            (二)整改成效:我市按時完成了16個鎮級垃圾填埋場整改工作,完成了“一縣一場、一鎮一站、一村一點”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建設任務,建立了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完善了村莊保潔長效機制。整改工作已達到整改目標要求,任務已整改完成。


          2018年“回頭看”督察反饋意見第二十六項


            一、整改任務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對黑臭水體整治審核把關不嚴,當“二傳手”,導致漏報、虛報、謊報問題時有發生。全省上報243段黑臭水體194段已完成整治工程,實現不黑不臭目標,但督察發現全省有30余段已上報完成黑臭整治的水體,截至“回頭看”時仍為黑臭。

            二、整改目標

            嚴格把關,著力解決黑臭水體整治漏報、虛報、謊報問題。

            三、整改措施

            1.提高思想認識,強化組織領導。充分認識到我省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直面中央環保督察所提出的問題,勇于擔當,主動作為。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履行好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中的各自職責,形成合力,推動我省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

            2.壓實治理責任,切實整改問題。城市人民政府是各地黑臭水體治理的責任主體,制定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方案報省政府審核和公布,將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全面排查核清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情況,逐一建立健全并實施黑臭水體治理方案,嚴格按照國家關于黑臭水體治理成效評估的要求,開展一河一評估工作,如實上報治理評估情況。

            四、整改情況和成效

            (一)整改落實情況:

            1.制定了《陽江市污染防治再排查再整治再提升黑臭水體整治專項大行動工作方案》《陽江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陽江市城市黑臭水體“一河一策”整治方案》,進一步明確相關部門分工,落實主體責任,完善相關監督機制。每月對各條黑臭水體進行監測,同時各責任單位按照“一河一策”狠抓控源截污、內源治理、活水保障等后續整治措施。

            2.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定期聽取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情況匯報,進一步壓實責任。建立了黑臭水體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加強對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的統籌。制定《陽江市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效果評估方案》,委托第三方單位開展黑臭水體整治效果評估工作。每月定期向相關部門報送進展情況,并對上報情況嚴格把關。

            (二)整改成效:我市制定了黑臭水體治理專項方案,加強部門協調配合,合力推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市直有關部門委托第三方單位認真開展黑臭水體整治效果評估,并嚴格把關報送數據。整改工作已達到整改目標要求,任務已整改完成。


          固體廢物環境問題專項督察反饋意見第三項


            一、整改任務

            2016年《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更新,新增和細化明確部分危險廢物種類,但全省汽車維修(拆解)行業的廢礦物油、涉煤化工相關行業煤焦油等都沒有按要求及時納入危險廢物統計管理,每年大量廢礦物油、煤焦油私下違規處置。全省汽車銷售及維修企業近5.2萬家,每年廢機油產生量近50萬噸,但2017年按要求申報的企業僅1496家,申報廢機油量不足5000噸。全省煤焦油申報量2017年雖然增加到42.4萬噸,但寶鋼湛江鋼鐵公司、韶鋼公司、嘉俊陶瓷等企業24.5萬噸煤焦油長期沒有列入危險廢物管理,特別是韶鋼公司2016年8月以來已累計非法銷售煤焦油近20萬噸,且該項目環評時就將煤焦油遺漏。

            二、整改目標

            規范汽車維修(拆解)行業的廢礦物油、涉煤化工相關行業煤焦油等危險廢物的管理。

            三、整改措施

            開展專項整治。2019年各地組織開展機動車維修(拆解)行業和涉煤焦油行業整治,規范危險廢物的收集、貯存和處理處置行為。

            四、整改情況和成效

            (一)整改落實情況:

            1.加強機制建設。印發了《陽江市機動車維修拆解行業危險廢物聯合整治方案》,明確生態環境、公安、交通運輸、商務等部門職責,規范機動車維修和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的監管。

            2.摸清底數,強化固廢平臺監管。我市當前有711家機動車維修企業在平臺上完成申報,申報危險廢物產生量163.44噸,比2019年申報企業增加540家,申報量增加80多噸。另外,我市現有的陽西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廣東金水晶玻璃股份有限公司2家涉煤焦油企業,均按要求在平臺上注冊申報,申報煤焦油產生量為1923噸。

            3.加強執法,開展專項行動。2019年,市生態環境、商務、交通運輸部門先后組織開展機動車維修拆解行業危險廢物的分類、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等環節的監督管理,對重點企業固廢處置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印發《陽江市機動車維修拆解行業危險廢物聯合整治工作方案》,開展專項整治。整治行動開展至今,全市維修企業已通過備案和經營許可證有效的業戶共219家。同時,對陽西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廣東金水晶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開展了危廢專項行動檢查,督促企業規范管理固廢危廢。對3家機動車維修行業企業依法予以行政處罰,對廣東金水晶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環境違法行為依法立案處罰,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二)整改成效:我市組織開展了機動車維修(拆解)行業和涉煤焦油行業專項整治,摸清了行業產廢情況底數,規范了固體廢物特別是危險廢物的收集、貯存和處理處置行為。整改工作已達到整改目標要求,任務已整改完成。


          固體廢物環境問題專項督察反饋意見第四項


            一、整改任務

            處置能力結構性失衡明顯問題。由于廣東省對固體廢物管理長期重視不夠,污染防治規劃頻頻落空,粵西危險廢物處置中心、廣東省危險廢物綜合處理示范中心二期、廣州市廢棄物安全處置中心二期、東莞虎門立沙島危險廢物綜合處置工程等一批規劃要求建設的重點項目一拖再拖,無一建成。韶關市的粵北危險廢物處置中心雖已建成,但受所在區域血鉛事件影響已停產近4年,加之此類設施容易引發鄰避問題,各地政府主動謀劃不夠,建設積極性不高,很多地方應建未建,正是由于這些問題,導致全省固體廢物處置能力結構性失衡問題十分突出,全省焚燒類、填埋類危險廢物處置能力缺口分別高達15萬噸/年和10萬噸/年。

            二、整改目標

            推進納入省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項目建設,提升固廢危廢處理處置能力。

            三、整改措施

            落實項目建設地方主體責任。各地黨委政府強化擔當意識,綜合考慮當地城市規劃建設的實際情況,科學論證,優化危險廢物處理處置項目的選址。各地將固體廢物集中處理處置設施納入當地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及早謀劃,大力推進處置設施建設。鼓勵產廢量大的企業自行建設危險廢物處置設施,推動源頭減量。

            四、整改情況和成效

            (一)整改落實情況:

            1.印發《陽江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2.加快推進納入省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重點項目建設。我市納入省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重點項目的有廣東領尊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年處理5萬噸廢礦物油項目、陽江市醫療廢物處置升級改造項目、陽江市電子廢物拆解處理項目等3個項目。目前,我市醫療廢物處置升級改造項目、電子廢物拆解處理項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廣東領尊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年處理5萬噸廢礦物油項目已基本完工,將于近期投入運行。

            3.積極謀劃建設一批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設施,提高本地固體廢物處置能力。其中:陽西縣生活垃圾填埋場二期工程已建成投運;陽江市有源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處置中心生活污泥資源化利用項目已建成,待企業全面復產后調試運營;陽春海創環保項目(年處理危廢7萬噸,一般固廢3萬噸)已建成投運;陽春市宏鑫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有色金屬綜合回收利用項目(處置含銅鎳污泥10萬噸/年)已建成投產;陽江市大地環保建材有限公司二期項目已建成投產;陽江市巧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鎳鐵渣制備環保新材料項目”已建成投產;陽江市江城區固廢處理環境園項目完成了勘察報告、項目建議書等18項報告的編制工作,完成了項目選址論證報告編制并通過專家評審,取得了大氣功能區和生態嚴控區調整批復,目前開展環評公示和審批工作,將加快動工建設。

            (二)整改成效:我市完成了納入省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項目建設。同時,根據實際情況,謀劃建設了一批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處理處置設施,本地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能力得到明顯提升。整改工作已達到整改目標要求,任務已整改完成。


          固體廢物環境問題專項督察反饋意見第五項


            一、整改任務

            非法轉移傾倒十分猖獗。2015年以來,全省危險廢物非法處置傾倒案件多達200余起,有的傾倒在閑置的農田、魚塘,有的傾倒在廢棄廠房、露天空地,有的傾倒在偏遠山坳、垃圾堆場,非法轉移傾倒點遍布全省21個地市,不少還跨省傾倒到廣西壯族自治區。

            二、整改目標

            嚴厲打擊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等環境違法行為,遏制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多發態勢。

            三、整改措施

            1.嚴厲打擊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行為。2019年年底前,對已經發現的跨省非法轉移傾倒案件,依法查處涉案企業,妥善處理涉案危險廢物。各相關職能部門加大對非法轉移傾倒處置危險廢物案件線索的發現排查力度,涉嫌構成刑事犯罪的線索及時移送公安機關依法偵辦,切實提升打擊效能、形成打擊合力,堅決摧毀犯罪網絡,斬斷利益鏈條,共同嚴厲打擊非法轉移傾倒危險廢物的違法犯罪行為。

            2.強化危險廢物轉移日常監管部門聯動。2019年內建立“陸上堵、水上查、海上巡”的聯防聯控機制,各地公安、生態環境、交通、農業農村、海事以及海洋執法等部門加強部門分工協作,加強對陸路、內河、港口、碼頭等場所的監管,遏制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多發態勢。

            3.督促企業落實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的主體責任。各行業主管部門加強教育培訓,提高企業的守法意識,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危險廢物申報登記、轉移聯單等制度,不得非法轉移、處置危險廢物。

            四、整改情況和成效

            (一)整改落實情況:

            1.我市持續開展“清廢行動”,依法查處產廢單位違法行為。2019年,市生態環境部門對3家企業違法行為依法予以行政處罰。2015年以來,市公安機關對非法轉移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立案36起,破案36起,刑拘117人,逮捕93人,移送審查起訴101人。

            2.公安、生態環境、交通、農業農村等部門進一步強化了危險廢物轉移日常監管部門聯動。根據《陽江市直機關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和《陽江市生態環境監管網格化管理工作調整方案》,印發了《陽江市加強危險廢物聯防聯控監管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部門分工協作,主動摸排、通報案件線索。

            3.2018年,我市生態環境部門共舉辦了3次危險廢物管理培訓班。2019年3月,江城區、陽東區分別對轄區危險廢物產生單位舉辦危險廢物管理專項業務培訓。2019年12月,市生態環境部門舉辦2019年度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專題培訓,進一步提升企業和生態環境系統人員的危險廢物管理業務水平。2020年,組織參加生態環境部和省生態環境廳組織的遠程培訓。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加強對企業的現場督導和檢查工作,督促企業在平臺上如實申報產廢情況。

            (二)整改成效:通過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違法違規行為、定期開展業務培訓,進一步夯實了企業主體責任,督促規范企業依法依規處置危險廢物,有力遏制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多發態勢。整改工作已達到整改目標要求,任務已整改完成。


          固體廢物環境問題專項督察反饋意見第六項


            一、整改任務

            督察發現,非法小冶煉企業“偷買偷倒”問題十分突出,陽江市宏湘金屬加工廠是一家非法煉銅企業,該廠業主偷偷從珠三角購買含銅、鎳的污泥廢渣非法傾倒,共違法轉移、傾倒危險廢物達2萬余噸。

            二、整改目標

            依法嚴肅查處涉案企業,妥善處理處置涉案危險廢物。

            三、整改措施

            1.督促企業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嚴格按規范處理處置涉案危險廢物。

            2.加快案件偵查。省公安廳加強案件偵查的督導工作,地方公安機關依法加快偵辦,嚴厲打擊非法處置危險廢物的違法犯罪行為,嚴肅追究涉案人員法律責任,2019年3月底前將涉案違法犯罪嫌疑人移送檢察機關。

            3.2018年年底前完成全市非法小冶煉廠大排查,全面取締非法小冶煉。加強源頭管控,強化危險廢物產生、運輸、處置企業環境監管;加大對轄區內廢棄工場、倉庫、尾礦庫、荒坡、未利用地排查,嚴防非法轉移固廢和危廢案件發生。

            四、整改情況和成效

            (一)整改落實情況:

            1.規范處理處置涉案危險廢物。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期間,陽春市將宏湘金屬加工廠6400噸涉案危廢和陽春市境內其他非法傾倒固廢案件涉案固廢危廢共約18萬噸,一并應急清運至陽春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原陽春市金同水泥廠、陽春市宏鑫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華潤水泥(陽春)有限公司、馬水鎮長田嶺金同工貿公司倉庫5個臨時堆放點規范貯存。截至2020年2月,陽春市已處置約6萬噸上述涉案固廢危廢。對剩余的12萬噸臨貯固廢危廢,陽春市通過陽春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華潤水泥(陽春)有限公司和春潭水泥制造有限公司3家企業水泥窯協同處置工藝和陽春市宏鑫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富氧側吹爐工藝項目進行處置,同時根據處置進度及時委托異地有資質處置單位規范處置。截至2020年6月30日,陽春市五個臨時堆放點共約12萬噸涉案固廢危廢已清零,涉案固廢危廢處置任務已完成。

            2.認真偵辦案件。2018年8月2日,原陽春市環保局將該涉嫌環境犯罪案件線索依法移送公安部門偵辦。經陽春市公安局偵查,認為宏湘礦渣加工廠案有犯罪事實發生,決定對唐永定等人污染環境行為進行立案偵查,將唐永定等人污染環境案與他案串并案處理,并于2018年10月8日隨他案移送起訴。陽春市人民法院于2019年3月判決唐永定犯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

            3.完成全市非法小冶煉廠大排查。經排查,陽江市原有13家小冶煉企業,至2018年7月已全部關停,并拆除相關生產設備及設施。

            (二)整改成效:我市查清了宏湘金屬加工廠案情,依法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員法律責任,妥善處理處置企業涉案固廢危廢,完成了全市非法小冶煉廠大排查和清理工作。整改工作已達到整改目標要求,任務已整改完成。


          固體廢物環境問題專項督察反饋意見第九項


            一、整改任務

            生活污泥違法傾倒更為猖獗。除廣州海滔公司外,督察還發現深圳、東莞、惠州、茂名、陽江、肇慶等6個地市均存在非法轉移傾倒污泥問題。東莞金茂污泥處置有限公司臺賬作假,私刻公章,偽造單據,制造安全處置假象,騙取政府巨額處置經費。自2017年9月以來,該公司非法將19.8萬噸污泥傾倒至東莞麻涌鎮和沙田鎮、惠州惠東縣等多地。肇慶奧特生態環保有限公司是廣東省實際處置量最大的污泥處置企業,主要接收廣州、深圳和肇慶的污泥。2017年以來,該公司伙同有關物流公司,以簽訂虛假合同的方式,在肇慶蓮花鎮等多地建筑工地、魚塘非法傾倒填埋污泥6.1萬噸。茂名萬華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陽江市有源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處置中心也合計違法傾倒近10萬噸,性質惡劣。

            二、整改目標

            規范生活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嚴厲打擊傾倒生活污泥違法行為,遏制生活污泥非法傾倒多發態勢。

            三、整改措施

            1.依法嚴肅查處涉案企業和人員,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處置生活污泥行為,妥善處理處置涉案生活污泥。繼續加強對陽江市有源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處置中心環境案件的偵辦工作,嚴格依法辦案,2018年年底前完成。

            2.嚴厲打擊生活污泥非法轉移傾倒行為。加大對生活污泥非法轉移傾倒案件的查辦力度,涉嫌構成刑事犯罪的線索及時移送公安機關依法偵辦,提升打擊效能、形成打擊合力,嚴厲打擊非法轉移傾倒生活污泥的違法犯罪行為。

            3.推進生活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各地根據本轄區生活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規劃建設生活污泥處理處置設施,2018—2020年全省新增生活污泥日處理處置能力5000噸以上(按含水率80%計)。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督促指導各地加快生活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

            四、整改情況和成效

            (一)整改落實情況:

            1.我市公安部門對有源公司非法占用農用地進行立案追責,2018年7月30日,市公安局陽東分局對有源公司4名股東依法逮捕。執法部門對有源公司亂堆亂放污泥的違法行為進行行政處罰,總處罰金額60萬元。2018年7月11日前,完成了廠外后山污泥清挖工作;2018年8月31日前,完成了廠區內亂堆亂放污泥的清理整改工作。臨時堆存在陽東有源公司廠區內的生活污泥經測算約有27萬噸。有源公司按照要求,通過外運至有資質單位處置、烘干污泥作土壤改良劑、壓濾干化污泥作基肥等3種方式對堆存生活污泥進行處置。目前,有源公司堆存污泥已全部處置完畢。

            2.先后出臺了《陽江市公安機關辦理涉環境類案件執法指引》《全市公安機關集中打擊非法轉移傾倒處置危險廢物專項行動方案》等文件,對非法轉移傾倒危險廢物或生活污泥等環境違法行為實施嚴厲打擊。

            3.陽江市有源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處置中心污泥干化資源利用建設項目于2018年1月通過環評審查(東環審〔2018〕2號),污泥處理規模為49萬噸/年。目前,污泥干化資源利用建設項目已建成。

            (二)整改成效:我市依法查處了有源公司亂堆亂放污泥行為,督促企業按規定處理處置完畢臨時堆存生活污泥。同時,我市建成污泥干化利用項目,提高本地生活污泥處置能力。公安、生態環境等部門密切合作,加強協調,嚴厲打擊非法轉移傾倒生活污泥等違法行為。整改工作已達到整改目標要求,任務已整改完成。


          固體廢物環境問題專項督察反饋意見第十項


            一、整改任務

            大量生活垃圾跨界傾倒。2015年以來,廣東省環境保護部門查獲非法跨界傾倒生活垃圾案件100多起,傾倒垃圾量數十萬噸,部分還跨省傾倒至廣西、湖南等地。

            二、整改目標

            提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完善生活垃圾管理制度,遏制生活垃圾非法傾倒多發態勢。

            三、整改措施

            1.嚴厲打擊生活垃圾非法轉移傾倒行為。2019年年底前,對已經發現的跨省非法轉移傾倒案件,依法查處涉案企業和人員。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加強和規范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置全過程監管,防止生活垃圾外運偷排;生態環境部門加強生活垃圾處置設施的環境監管,加大環境監督執法力度;交通、海事部門協助加強對生活垃圾跨界運輸的監管;海洋執法部門加強海洋傾倒廢棄物監管;公安部門根據各職能部門移交的線索加大案件偵辦力度,嚴厲打擊非法轉移傾倒生活垃圾的違法犯罪行為。

            2.加快生活垃圾處置設施建設。各地根據本轄區人口、經濟等發展情況,做好生活垃圾處置設施的規劃,加快生活垃圾處置設施的建設。

            四、整改情況和成效

            (一)整改落實情況:

            1.加強制度建設。我市制定了《陽江市關于打擊非法傾倒生活垃圾行為應急處置工作方案》,為打擊非法傾倒生活垃圾行為提供詳細工作指引,逐步建立打擊非法傾倒生活垃圾行為長效機制。

            2.規范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工作。制定了《陽江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實施方案(2019—2020年)》,進一步規范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建立穩定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解決轄區內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問題。規范生活垃圾收運設施運營管理,全市各垃圾中轉站、填埋場(焚燒廠)按要求建立起臺賬管理制度,登記生活垃圾去向,確保生活垃圾均清運至當地填埋場(焚燒廠)進行無害化處理。

            3.提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陽西縣生活垃圾填埋場二期已于2019年3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時,積極推進江城區固廢處理環境園項目,該項目將于近期動工建設,建成后將進一步提高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

            (二)整改成效:我市完成了陽西縣生活垃圾填埋場二期工程,并于2019年3月底前投入使用,同時積極推進江城區固廢處理環境園項目建設。出臺了《陽江市關于打擊非法傾倒生活垃圾行為應急處置工作方案》,逐步建立我市打擊非法傾倒生活垃圾行為長效機制。整改工作已達到整改目標要求,任務已整改完成。


          固體廢物環境問題專項督察反饋意見第十七項


            一、整改任務

            一般工業固廢隨意傾倒問題突出。

            二、整改目標

            加強對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日常監督管理力度,提升處置能力,嚴厲打擊一般工業固體廢物違法傾倒行為。

            三、整改措施

            1.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處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行為。根據各職能部門移交的線索,公安部門綜合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加大案件偵辦力度,嚴厲打擊非法轉移傾倒一般工業固廢的違法犯罪行為。

            2.各地督促企業落實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處置主體責任,建設、完善規范化的貯存場。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指導各地提升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水平。

            3.各地加強企業監管,規范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貯存、處理處置行為。

            四、整改情況和成效

            (一)整改落實情況:

            1.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處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行為。我市生態環境部門嚴厲打擊非法轉移傾倒固體廢物違法行為,做好非法轉移、傾倒固體廢物案件查處工作,對涉嫌違法犯罪行為及時移交公安部門查處。市生態環境部門2019年立案查處案件9宗,罰款36萬;2020年立案查處案件3宗,罰款14萬。

            2.加強對一般工業固廢企業的監管。督促企業將一般固廢交有處理能力的單位進行處置、綜合利用,鼓勵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產生量大的企業自建利用處置設施。陽江市大地環保公司大地環保工業廢渣處理二期項目、陽春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含鐵物料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改造項目、陽江市巧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鎳鐵渣制備環保新材料項目先后申報列為“廣東省第一批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創建項目”或“廣東省第二批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創建項目”。

            3.督促企業做好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規范化工作,全面提升固體廢物管理水平。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市共有380家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單位已完成2018年一般工業固廢申報登記。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共有571家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單位完成2019年一般工業固廢申報登記,注冊申報企業數量較上一年取得顯著增長。

            (二)整改成效:我市嚴厲打擊一般工業固體廢物違法違規行為,督促規范企業依法依規處置固體廢物;鼓勵企業建設了一批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設施,提高固體廢物處置能力。整改工作已達到整改目標要求,任務已整改完成。

          相關文件:


          文檔附件: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

          亚洲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jlzzjlzz亚洲乱熟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亚洲不卡|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AV麻豆|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国产亚洲色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亚洲日韩涩涩成人午夜私人影院|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午夜鲁丝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中文 |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av乱码| 中文字幕亚洲日本岛国片|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青草影视| 亚洲综合在线成人一区| 亚洲a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少妇30P|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亚洲精AA在线观看SEE|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国产亚洲精aa成人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亚洲欧洲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亚洲第一永久AV网站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AV | 亚洲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蜜芽|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