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平岡鎮,綠水青山間涌動著蓬勃生機。一棟棟農房穿上了嶄新的黃色“外衣”,與棕色腰線、暗紅色坡屋檐相映成趣,煥然一新的外立面在陽光下顯得耀眼。沿途稻田阡陌縱橫,村道寬敞整潔,樹木郁郁蔥蔥,構成一幅景美人和的鄉村畫卷。
隨著“百千萬工程”深入推進,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正以農房風貌提升為突破口,探索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徑。作為西海岸濱海風光示范區先行段,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F3線風貌示范帶項目于今年4月開工,起點為平岡鎮沙頭垅村新沖水閘,終點至濱海旅游公路陽江港大橋,總長約13.5公里,聚焦鄉村基礎設施升級與生態環境美化,致力于打造集生態、休閑、教育于一體的特色區域。
“當前正值項目前期,主要對沿線農房風貌進行提升,規劃外立面提升的農房共319棟,目前已完成40多棟。”陽江市高匯資產經營集團有限公司工程部負責人馮立繁介紹,下一步,將開展魚塘美化、綠化提升、生態公園建設等,不斷完善基礎設施,豐富公共空間,吸引更多游客,帶動鄉村旅游發展。
沙頭垅村村民陳娟居住的房屋已有20多年房齡,屋內外的墻面都已斑駁發黑。經過一番改造后,房屋“華麗變身”,她樂得合不攏嘴。“太漂亮了,老房子一下子變新房了。以后我一定天天搞好衛生,才對得起房子的變化。”陳娟笑著說。
與此同時,廣湛高鐵陽春東站站前廣場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這也是以漠陽江為主軸的山水畫廊示范帶起點。工作人員忙著開展地下綜合管廊施工,鋪設各類管線。通過無人機俯瞰,與站前廣場銜接的進站路已有部分完工,由原來的荒地“變身”雙向六車道,有助于提升市民出行體驗。
山水畫廊示范帶以漠陽江為主軸,聚焦陽春生態自然資源,打造“生態—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標桿性景區,涵蓋9個鎮(街道)。“進站路建成后,陽春市區的居民駕車前往高鐵站,可節省大約20分鐘車程。”陽春市“百千萬工程”指揮辦專職副主任岑爾豪表示,陽春市省級春砂仁現代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示范基地(嶺南生態康養谷)正在規劃中,從進站路通往城區,以“農旅融合,醫養結合”為特色,將會布局陽春“一小時康養服務圈”,把春砂仁品牌推向粵港澳大灣區。
今年以來,我市推進風貌示范帶提升擴面走深走實,規劃全面提升20條和新建成“20+2”條“三美(外在美、內在美、持久美)三有(有活力、有內涵、有特色)”的風貌示范帶。其中江城區3條,陽東區4條,陽春市、陽西縣各5條,海陵試驗區2條,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1條;精心打造以海陵國際旅游島為核心的西海岸濱海風光示范區和以漠陽江為主軸的山水畫廊示范帶。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2024年32條風貌示范帶建設的基礎上,今年的“20+20+2”風貌示范帶建設注重以人居環境整治為基礎,以聯動產業發展為核心,以完善功能服務為支撐,加強外在風貌與產業內涵“雙修”、風貌示范帶建設與沿線產業發展“雙提升”,推動“協調、有序、特色、美觀”的城鄉整體風貌更上新臺階,助力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