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直各有關單位:
為持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動社會投資一般產業類項目早開工、快建設、早投產、早見效。陽江市自然資源局、陽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陽江市發展和改革局、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聯合制定了《陽江市社會投資一般產業類項目“交地即開工”工作指引(試行)》,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陽江市自然資源局 陽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陽江市發展和改革局 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2024年8月21日
陽江市社會投資一般產業類項目“交地即開工”工作指引(試行)
為持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動社會投資一般產業類項目早開工、快建設、早投產、早見效。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粵府〔2019〕49號)、《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工業用地市場化配置改革若干措施的通知》(粵辦函〔2021〕226號)、《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加強制造業當家用地保障的通知》(粵自然資函〔2023〕86號)、《關于印發<陽江市社會投資一般產業類項目“交地即開工”若干措施>的通知》(陽住建〔2024〕6號)等文件規定,指導和規范一般產業類項目用地“帶方案”供應,推動實現“交地即開工”,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適用范圍
本指引適用于一般產業類項目(包括工業、高新技術項目),不包括特殊建設工程(《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管理暫行規定》第十四條所列的建設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領域的重大工程以及重污染、高環境風險、高安全風險、嚴重影響生態的工程建設項目和重大維穩風險的工程建設項目。
一般產業類項目用地“帶方案”供應,是指對于規劃設計條件明確的項目,將建設工程設計方案、施工圖設計方案納入供地方案一并公告,實行“帶方案”招標掛牌拍賣供應土地使用權的供地模式。
二、實施條件
(一)符合園區準入條件;
(二)已完成建設用地報批手續、符合現行國土空間規劃(包括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
(三)已納入國有建設用地年度供應計劃,符合“凈地”供應條件。
三、辦理流程
(一)受理“帶方案”供應申請
各產業園區管委會(以下簡稱“園區管委會”)或招商部門在引進項目、簽訂投資建設協議前,對用地項目符合“帶方案”供應適用范圍和實施條件的,可提前告知意向用地單位允許“帶方案”供應土地使用權。意向用地單位提出“帶方案”供應需求的,由園區管委會或招商部門與意向用地單位協商一致后在《項目投資協議》中明確相關事項。
(二)出具土地資源和技術控制指標清單
需要“帶方案”供應土地使用權的,由園區管委會持意向用地單位《項目投資協議》、擬供應地塊用地紅線圖,要求項目所在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出具土地資源和技術控制指標清單。項目所在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按照國土空間詳細規劃及區域評估成果等,制定土地資源和技術控制指標清單。
區域評估、土地資源和技術控制指標清單的具體實施內容、工作程序及應用等,分別參照《陽江市工程建設項目區域評估管理辦法(試行)》《陽江市工程建設項目建立“土地資源和技術控制指標清單制”實施細則》的要求執行。
(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預審查
園區管委會按照土地資源和技術控制指標清單,結合項目建設要求等,牽頭組織編制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含總平面圖設計方案和建筑單體設計方案)后,提交項目所在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組織審查。項目所在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對建設工程設計方案進行審查、完成征求部門意見(其他部門不再對設計方案進行單獨審查)、批前公示后,出具書面審查意見,并由征收單位核算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
(四)應建或易地修建防空地下室民用建筑審查
園區管委會同步將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及相關圖紙提交項目所在地人防主管部門進行審核。經審核依法應建防空地下室的建設項目,人防主管部門出具項目《結建式防空地下室設計要點》,由園區管委會牽頭組織編制人防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滿足易地建設條件的建設項目,由項目所在地的人防主管部門核算人防工程易地建設費,出具審查意見。
(五)施工圖設計方案審查
園區管委會牽頭組織編制施工圖設計方案,并組織具備資質的施工圖審查機構根據土地資源和技術控制指標清單、建設工程設計方案開展施工圖設計方案“聯合審圖”。經審查合格的,由施工圖審查機構按規定出具《施工圖設計方案審查合格書》。對于簡易低風險項目(甲乙類廠房項目除外),可采用告知承諾制,在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起30天內開展施工圖審查(簡易低風險項目范圍,參照陽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陽江市自然資源局《關于印發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并聯審批操作細則的通知》(陽住建通〔2022〕326號)的要求執行)。
(六)組織公開出讓
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將土地資源和技術控制指標清單、經審定的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和經施工圖審查機構審查通過的施工圖設計方案、人防工程應建或易地建設情況、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清單納入供地方案,經有批準權限的人民政府(或受委托單位)批復后,組織發布出讓公告,組織公開供應。
(七)核發證書
在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及按合同約定繳交土地出讓價款和相關稅費、人防工程易地建設費(滿足易地建設條件的建設項目)、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費用后,競得人同步申請辦理投資項目備案、《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不動產權證書》《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繳款憑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由項目所在地發展改革、自然資源、住建等部門依職權同步開展審查,在2個工作日內同步核發證書。
上述手續應落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相關改革要求,鼓勵園區管委會實行“幫辦代辦”,提高審批效率、壓縮審批時間。園區外的產業項目各地可參照本指引執行。
四、監管要求
(一)嚴格開展監管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供應后,園區管委會、發展改革、自然資源、住建、工信、生態環境、招商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依據《陽江市關于深化工業用地市場化配置改革的實施細則》《項目投資協議》《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項目投資監管(履約)協議》等文件規定或約定,開展項目用地的供后監管和履約監管工作。園區管委會要承擔履約監管的主體責任,加強日常巡查,一旦發現用地單位未按有關規定或約定開發建設的,應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及時督促糾正和處置,依法依規追究違約、違法責任。
(二)嚴格限制方案調整
園區管委會在牽頭組織編制建設工程設計方案、施工圖設計方案時,要綜合考慮項目特點和用地實際情況。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供應后,原則上不得調整建設工程設計方案、施工圖設計方案,確需調整的,應符合土地資源和技術控制指標清單要求,不涉及規劃條件變更,以及遵循原產業約定和相關規定的前提下,經園區管委會同意后,由所在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或住建主管部門依法定程序重新對建設工程設計方案、施工圖設計方案進行審查,無需變更《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五、職責分工
(一)園區管委會
接受意向用地單位“帶方案”供應申請、簽訂《項目投資協議》;牽頭組織地質勘探、編制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編制施工圖設計方案并組織審圖機構開展審查,編制人防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依法應建防空地下室的建設項目);安排專人負責“帶方案”供應的全流程工作,與意向用地單位、發展改革、自然資源、住建、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在各環節做好溝通對接,協助各方開展資料交接和業務審批手續;牽頭開展“帶方案”供應履行情況的監管工作;做好園區用地區域評估工作。
(二)自然資源主管部門
根據園區管委會申請,出具土地資源和技術控制指標清單、組織審查建設工程設計方案,開展《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預審查;將經審定的建設工程設計方案、施工圖設計方案納入供地方案,報同級人民政府(管委會)審批;組織開展招拍掛供應;按規定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不動產權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算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征收職責不在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的,由實際征收單位核算);指導園區做好區域評估工作。
(三)住建主管部門
指導施工圖審查機構開展施工圖(含消防、人防等)審查;按規定核發《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
(四)發展改革部門
按規定辦理投資項目備案,核發《結建式防空地下室設計要點》;核算人防工程易地建設費并出具意見、核發《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繳款憑證》(滿足易地建設條件的建設項目);對符合辦理節能審查條件的社會投資項目,應在取得施工許可前按規定辦理節能審查手續。
(五)政務服務數據部門
按照本指引在工程審批系統設置投資核準(或備案)、人防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不動產權證書》等并聯辦理流程,更新政務服務工作指引。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推動實現“交地即開工”。一般產業類項目用地“帶方案”供應是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推進項目落地、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要高度重視,形成園區管委會牽頭,發展改革、自然資源、住建、工信、生態環境、招商等部門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提高服務意識和改革意識,全方位提前介入、全過程跟蹤指導,確保“帶方案”供應項目順利實現“交地即開工”。
(二)密切配合,協同推進項目高效率落地。一般產業類項目用地“帶方案”供應工作涉及多個職能部門、多個審批環節,園區管委會要安排專人全流程跟進,加強溝通協調,確保每個環節銜接到位。發展改革、自然資源、住建、工信、生態環境、招商等部門應密切配合,合理運用相關政策,按照職責分工主動做好服務,合力做好一般產業類項目用地“帶方案”供應工作。
附件:1.社會投資一般產業類項目用地“帶方案”供應推進“交地即開工”流程圖.pdf
2.社會投資一般產業類項目用地“帶方案”供應推進“交地即開工”辦理事項材料清單.doc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