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問答| 無障礙 | 移動版 | 繁體版

          陽江市江城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三年攻堅行動計劃(2017-2019年)
          來源:江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時間:2018-10-19 11:20 【字體: 】 瀏覽量:-
          轉載分享:

          江府2018156

          陽江市江城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陽江市江城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三年攻堅行動計劃(2017-2019年)》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府直屬各單位:

          經區政府八屆二十七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現將《陽江市江城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三年攻堅行動計劃(2017-2019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區林業局反映。

                                 陽江市江城區人民政府

                                  2018925


           

          陽江市江城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三年攻堅行動計劃(2017—2019年)


          為全面加快推進我區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根據《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陽江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陽江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宣傳工作方案》、《陽江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三年攻堅行動計劃(2017-2019年)》及《陽江市江城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特制定本計劃。

          一、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我區以海興市、綠色發展,決勝全面小康、建設富美江城戰略部署,嚴格實施《陽江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按照一核三星、兩屏兩網、多園多點的總體規劃布局,全面加快推進我區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確保我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目標如期實現。

          (二)主要目標

          通過實施三年行動計劃,努力完成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基礎性工作,深入推進各項工程建設,提升城市森林品質,擴大建城區綠地面積,重視城市近郊森林質量提升,加快推進森林小鎮、森林村莊建設,全面提升城鄉綠化一體化水平,培育生態文化,豐富文化內涵,到2019年底,各項建設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家森林城市標準要求。

          二、主題行動

          圍繞順利完成國家森林城市驗收各項考核指標,深入開展六大主題行動,形成強大聲勢和強勁動力,著力推動創森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一)森林提質行動

          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增加森林面積,見縫插綠,使適宜綠化的地方都綠起來,確保全區年均新造林(綠化)面積占區域面積的0.5%以上。大力開展森林進城工程,強化防護綠地、附屬綠地的規劃與建設、推廣立體綠化新模式。實施森林精準經營與提質工程,實施封山育林、碳匯林示范林和生態公益林示范區建設,擴大森林覆蓋面,改善森林結構。同時,深化特色經濟林、用材林、花卉苗木和林下經濟產業基地建設。保護與修復濕地生態系統,開展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林政資源管理三個一工程,有力提升森林質量和功能。

          (二)公園之城行動

          依托我區資源條件、結合資源稟賦、文化內涵,以繡花之功,重點打造有特色、示范性的公園,著力建設森林公園、社區公園、鄉村公園等城鄉公園體系。不斷提高公園質量,提升服務品質,改善人居環境,形成具有陽江特色的公園之城

          (三)生態綠廊行動

          在區域范圍內高速公路、鐵路、國道、省道、縣鄉道路兩側,建成近自然的、以鄉土綠化植物為主、層次分明、景觀優美、防護功能完備的道路景觀林網。在區域范圍內的江、河、湖、海、庫等水體沿岸,在不影響行洪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近自然的水岸綠化模式,形成我區特有的水源保護林和風景帶。依托城市周邊的荒山荒地、礦區廢棄地、不宜耕種地等閑置土地,建設環城片林。綠廊植被最大限度的保護、合理利用現有的本土、自然和人工植被,維護區域內生態系統的健康和穩定。強化生態綠廊的生態連通性,有效實現生態隔離與連通功能,筑牢區域生態屏障。

          (四)森林家園行動

          將森林科學合理地融入城鄉空間,積極推進森林進單位、進學校、進廠區、進居民區,在全區開展森林示范園區創建活動。充分發揮城市森林的生態和經濟功能,增強居民對森林城市建設的獲得感。積極推進各類公園、綠地免費向居民開放,建設遍及城鄉的綠道網絡和生態服務設施,方便居民進入森林、享用森林。

          (五)綠美鄉村行動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開展鄉村綠化美化工程。全面加強原生植被、自然景觀、古樹名木、小微濕地和野生動物保護;大力弘揚鄉村生態文化,努力保持鄉村原始風貌,真正留住鄉情、記住鄉愁。注重抓好四旁植樹、村屯綠化、庭院美化等身邊增綠行動,著力打造生態鄉村,提升生態宜居水平。打造一批森林小鎮、森林村莊和森林人家,加快發展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等綠色產業,推動產業興旺,增加農民收入,引領鄉村振興。

          (六)生態文化行動

          充分發揮城區森林的生態文化傳播功能,提高居民生態文明意識。依托各類生態資源,建立生態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教育走廊和標識標牌,建設森林博物館以及其他生態類型的場館,設立參與式、體驗式、互動式的生態課堂。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做好市樹市花評選和推廣應用,積極探索互聯網+”義務植樹新模式,大力開展綠地認種認養,利用植樹節、森林日、濕地日、荒漠化日、愛鳥日等生態節慶日,積極開展生態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三、重點任務

          為確保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目標如期實現,根據《陽江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陽江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陽江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三年攻擊行動計劃(2017-2019年)》及《陽江市江城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要求,2017年至2019年底需要完成以下四大體系建設任務(詳見附件):

          (一)森林生態體系建設

          1. 中心城區綠化美化

          以現有綠化成果為基礎,以中心城區增綠添景為重點,見縫插綠,優化森林綠地質量,積極推廣立體綠化,以中心城區增綠添景為重點,建成以濱水空間、兩江四岸、公園綠地為主體,各類綠地均勻分布的城區森林生態體系,達到良好的服務半徑和公園綠化覆蓋率,為居民提供游憩保健、科普教育、社交活動的綠色場所,提升城區森林服務的覆蓋面,改善公眾人居環境。至2019年底,中心城區的綠化覆蓋率達到40.1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5.07m2,市民出門三百米見綠,五百米見園;喬木種植面積占綠地總面積的69%以上,鄉土樹種數量占全部綠化樹種使用數量的88.9%,城區街道樹冠覆蓋率達31%,城區新建地面停車場喬木樹冠覆蓋率達30%以上。〔牽頭單位:區建設局;責任單位:城區有關單位、街道〕

          2. 森林示范園區建設

          在全區開展森林示范園區建設,重點加強學校、企事業單位、居民小區、工業園區等附屬綠地的改造提升,積極推廣立體綠化,增綠提質,加強管護。至2019年底,我區森林示范園區數量達到33個,其中森林示范校園7個,森林示范廠區10個,森林示范單位8個,森林示范小區8個。〔牽頭單位:區教育局、區經信局、區建設局;責任單位:有關單位、鎮(街道)〕

          3. 森林村莊建設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深化廣東省鄉村綠化美化工程建設,結合省級新農村示范片、省定貧困村創建新農村示范村及全域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打造一批具有鄉土特色的鄉村公園,建設有歷史記憶與民俗特色的森林村莊,整村推進村莊綠化美化。結合一村一品發展特色林業產業。至2019年底,共建設森林村莊20個,新增綠化面積22hm2。〔牽頭單位:區林業局;責任單位:有關鎮(街道)〕

          4. 森林公園體系建設

          在全區區域范圍內,以環城林帶為骨架,以現有的各級森林公園、國有林場、景區景點為基礎,大力發展城郊型、城鎮型森林公園,形成布局合理、類型齊全、功能完備的森林公園體系。新建的森林公園需根據各鎮(街)的區位優勢、資源稟賦以及歷史文化,形成一鎮一特色,保持森林旅游資源具有的獨特性,至2019年底,新建森林公園1處,提升森林公園2處。〔牽頭單位:區林業局;責任單位:陽江林場、白沙街道〕

          5. 城市綠道網建設

          進一步完善我區綠道網絡建設,將綠道網絡向大型生態斑塊和城鎮建成區內部有序延伸,串聯主要的城鎮和自然人文景觀資源,構建我區綠道網的主體框架。在建設期內完善經過我區的1條省立綠道,江城區城區綠道大力推進城市步行道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建設專用的慢行綠道。結合濱海新區開發、舊區改建、宜居社區創建等工作,加快推進城市綠道和社區綠道建設。至2019年底,建設省立綠道43km,建設城市綠道23km。〔牽頭單位:區建設局;責任單位:有關鎮(街道)〕

          6. 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

          科學開展沿海灘涂紅樹林、沿海基干林帶和沿海縱深防護林建設,加強近海與海岸濕地生態系統的修復和保護,構建防災減災功能與景觀效果相結合的沿海防護林生態安全體系。至2019年底,基干林帶與縱深防護林建設62.62hm2,其中基干林帶修復更新10hm2,人工造林18.67hm2,縱深防護林封山育林33.95hm2。〔牽頭單位:區林業局;責任單位:有關鎮(街道)〕

          7. 水岸綠化美化

          水岸綠化美化建設范圍涵蓋全區區域范圍內的江河、湖泊、庫塘等水系沿岸宜林地段,包括江河湖庫兩岸第一重山脊線以內、防洪線和堤壩以外,在平原地形包括防洪線和堤壩外側延伸1km范圍。在不影響行洪安全的前提下,采取近自然的水岸綠化模式,形成我區特有的水源保護林和風景帶。著重建設漠陽江、那龍河等郊區段防護林帶,提升綠化美化質量。至2019年底,建設水岸綠化美化面積39.21hm2,水岸林木綠化率達96%以上。〔牽頭單位:區水務局;責任單位:有關鎮(街道)〕

          (二)森林產業體系建設

          1. 森林生態旅游

          發展以森林公園為主,濕地公園等為輔的森林旅游產業基地,加快特色景區和景點建設,引導扶持森林小鎮、森林人家建設,大力推進森林體驗和森林養生發展,積極發展森林體驗和森林養生游、濱海濕地生態游、山地森林生態游等特色森林旅游形式。至2019年底,江城區建成生態主題旅游區1處。〔牽頭單位:區林業局、區文體旅外局;責任單位:有關鎮(街道)〕

          2. 花卉苗木基地

          在現有花卉苗木基地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花卉苗木結構,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產品質量,提升花卉苗木基地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至2019年底,新建花卉苗木基地10hm2。〔牽頭單位:區林業局;責任單位:有關鎮(街道)〕

          3. 林下經濟產業

          根據江城區自然條件、森林資源、市場需求等實際情況,把發展林下經濟與森林資源培育、生態公益林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等緊密結合,推進林下經濟與林業生態建設協調統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發展林下經濟產業。至2019年底,全區發展林下養殖40hm2。〔牽頭單位:區林業局;責任單位:有關鎮(街道)〕

          (三)森林生態文化體系建設

          1. 野生動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

          依托江城區現有野生動物救護站點,建立1處野生動物保護科教教育基地,建立野生動物放生基地,積極組織中小學生開展愛鳥周宣傳活動,制作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手冊,普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防治、野生動物與人類的關系等知識,進一步提升江城區野生動物保護水平。〔牽頭單位:區林業局;責任單位:有關鎮(街道)〕

          2.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

          依托陽江市北山烈士陵園、陽江市圍殲戰革命烈士紀念碑為基礎,建設以展示紅色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至2019年底,維護、改造提升現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4處。〔牽頭單位:區民政局、區委黨史研究室;責任單位:有關街道〕

          3. 義務植樹基地建設

          以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為契機,深入開展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試點工作,拓寬義務植樹盡責形式;合理布局義務植樹基地,營造愛綠、護綠、添綠的氛圍。至2019年底,在江城區區域范圍內新建或擴建義務植樹基地2處,面積21.67hm2;義務植樹盡責率達到86%以上。〔牽頭單位:區林業局;責任單位:有關鎮(街道)〕

          4. 古樹名木保護

          通過建立健全古樹名木檔案,加強古樹名木養護管理,開展古樹名木保護宣傳等方式,全面提高古樹名木的保護水平,使古樹名木保護率穩定在100%。〔牽頭單位:區林業局;責任單位:有關鎮(街道)〕

          5. 綠地認建認養

          制定江城區綠地認養相關管理辦法,鼓勵社會各界以投資、捐資、認建、認養等多種形式參與城市綠化建設和養護管理,依靠社會力量和資金鞏固綠化成果,促進生態文化保護。〔牽頭單位:區林業局;責任單位:有關鎮(街道)〕

          6. 市樹市花宣傳推廣應用

          大力開展市樹”“市花宣傳推廣應用,建設一批以市樹市花為基調的特色景觀林帶、主題游園等,引導市民在房前屋后種植市樹市花,逐步形成以市樹市花為特色的森林城市景觀。〔牽頭單位:區建設局;責任單位:有關鎮(街道)〕

          7. 森林自然教育

          依托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郊野公園等地設置公益性質的森林教育基地,鼓勵社會團體、公益組織開展森林教育學習,為中小學生開展如植物認知、森林課堂”“森林營地”“森林學校等自然教育活動。培養青少年對自然生態的興趣,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牽頭單位:區林業局、區教育局;責任單位:有關鎮(街道)〕

          8. 森林城市宣傳

          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創森主題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多方資源,多渠道、全方位、高頻次地宣傳森林城市建設目標、建設內容、建設進展以及階段性取得的建設成果,普及創森知識,傳播生態文化,弘揚生態文明,提高全社會對創森工作的知曉度、支持度和參與度,形成共創、共建、共享的良好創森氛圍,不斷擴大創森影響力。至2019年底,公眾對創森的支持率和滿意度達到90%以上。(牽頭單位:區委宣傳部、區創森辦;責任單位:區創森辦)

          9. 生態標識系統建設

          開展國家森林城市生態標識系統建設工作,全面提升生態標識在傳播生態理念、發揮生態功能、完善生態服務等方面的功能,切實增強森林城市的文化魅力和惠民水平,促進大地植綠、心中播綠、全民享綠目標的實現。至2019年底,建設成國家森林城市整體LOGO形象系統、國家森林城市生態文化科普宣教標識系統和國家森林城市生態導向標識系統。〔牽頭單位:區創森辦;責任單位:相關鎮(街道)〕

          (四)森林支撐體系建設

          1. 森林防火體系建設

          進一步提升森林防火預警監測能力和應急撲救能力,構建完備的防火通信系統和防火指揮系統,建立健全防火機構和制度,提高森林消防裝備、防火物資儲備和森林撲火隊伍水平,逐步建立森林防火的長效機制,實現撲火隊伍專業化、撲火工具機械化、火災防控現代化、管理工作規范化、隊伍建設專業化、撲救工作科學化。至2019年底,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森林防火體系,林火管理水平顯著提升,全區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2‰以內。〔牽頭單位:區林業局;責任單位:區林業局〕

          2.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 

          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體系、檢疫御災體系、防治減災體系和支持保障體系建設,實現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法制化、信息化。突出抓好薇甘菊綜合治理專項工程,加強薇甘菊疫情監測,每年防治薇甘菊2000畝次,建設防控示范區1個。至2019年底,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1‰以下,無公害防治率達到90%以上,災害測報準確率達到95%以上,種苗產地檢疫率達到100%,主要有害生物常發區監測覆蓋率達到100%。〔牽頭單位:區林業局;責任單位:區林業局〕

          3. 林業科技支撐體系建設

          堅持科技興林,加強林火管理與控制、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林木良種選育等關鍵性技術的研發、科技成果轉化與實用技術推廣,將林業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充分發揮市場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導向作用,逐步形成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林業科技成果轉化格局;圍繞林農生產急需的關鍵技術,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實現科技興林、科技富林、科技強林;健全基層林業科技服務體系,完善林業站基礎設施建設與科技服務功能,及時、準確地將林業相關政策及技術提供給林農。〔牽頭單位:區林業局;責任單位:區林業局〕

          4. 林政資源管理

          加強林政資源管理,加強天然林資源保護,堅決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加大資源管理專項督查力度,嚴格執行采伐限額管理和憑證采伐制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確保江城區森林資源穩定持續增長;開展野生動物救護工作,顯著提升野生動物保護能力;深化林權制度配套改革,嚴格規范林權流轉行為,林權證發放率達95%以上;完善森林資源監管,加強林業法制建設,強化林業執法隊伍能力建設,增強執法人員能力和水平,確保全區森林采伐總量控制在年采伐限額以內,各種建設使用林地審核率達100%,全市涉林案件查處率保持在98%以上,無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案件發生。〔牽頭單位:區林業局;責任單位:區林業局〕

          5. 智慧林業建設

          加快推進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林業業務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提高林業資源生態保護能力,推動林業建設轉型升級,進一步推進林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互聯網+”綠色生態方面,積極納入智慧林業資源監管系統,啟動智慧林業野生動植物保護和重點工程監管工程。在互聯網+”益民服務方面,積極納入智慧林業信息服務平臺,開展智慧生態旅游,拓展林業智慧商務,試點林業智慧社區。〔牽頭單位:區林業局;責任單位:區林業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狠抓落實

          各鎮(街)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三年攻堅行動,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謀劃和組織推動,要把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綜合考核指標,成立由主要負責人掛帥的工作機構,健全管理機制,落實相關政策,層層簽訂責任狀,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各地、各部門要根據本行動計劃制定相應的工作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實化工作目標任務,并報區創森辦備案。要積極做好創森相關的文件、圖片、數據等檔案資料的收集、保存、整理和上報,及時上報創森動態信息和進展情況,按時提交創森工作半年和年度總結。

          (二)明確分工,落實責任

          各牽頭部門要承擔牽頭責任,積極做好統籌協調,科學調度管理,督促指導相關責任單位完成目標任務;各責任單位要承擔建設主體責任,把各項目標任務落實到位。各牽頭單位、責任單位要主動向聯系督導領導匯報創森工作方案和進展情況。各相關單位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要親自抓,確保職責明確到位,目標落實到位。涉及多個單位的任務要明確分工,密切合作,形成合力,主要責任部門要認真做好協調工作。各相關單位要對照任務分工,明確各自的責任要求,制訂相應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工作進展期限、具體措施和責任人員,確保各項創建工作在規定時間內取得成效。

          (三)強化督查,務求實效

          建立工作督查制度,創建工作將列入區委、區政府專項督查重點工作,建設任務納入崗位目標進行考核。采取領導聯系督查、日常督查、定期督查、專項檢查等方式,對全區各級政府、部門創建工作定期開展督查和抽查,切實加強創森攻堅行動動態監管,全面掌握創建活動開展情況和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及時進行通報督查結果,對工作成效突出的,通報表揚,交流推廣經驗;對工作落實不力、未在規定期限完成任務的,通報批評,責令完成任務。

          (四)加強宣傳,提高認識

          宣傳部門要加大輿論導向的力度,大力營造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良好社會輿論氛圍。各相關單位要利用新聞媒體和其他各種形式,大力宣傳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意義和要求,挖掘正面典型宣傳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攻堅行動取得的成效,提高全區人民關注森林、熱愛森林、發展森林的意識和積極參與森林城市建設的自覺性,保持較高的創森知曉率、支持率和滿意度。

          相關文件:


          文檔附件: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高潮αv|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的成网4438|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天堂|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不加载| 亚洲成年看片在线观看| 亚洲A∨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男同| 中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亚洲人配人种jizz|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亚洲色WWW成人永久网址| 久久91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亚洲老熟女@TubeumTV|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亚洲伦理一二三四| 亚洲色欲色欱wwW在线|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